大型实景演出《印象大红袍》。
在刚刚过去的2011年,以发展理念领先而备受关注的福建茶业,涌现了诸多具有历史意义的“第一”——我国第一个关于茶产业发展的地方性立法项目《福建省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草案建议修改稿)》提交人大会议审议,宣告了茶业界纷乱“无法”时代的结束,茶叶质量将建立可追溯制度,茶叶质量不安全,企业将受到重罚;去年11月29日,全国首个“茶叶金融交易中心”在厦门成立。民生银行与厦门市政府等签署了筹建全国一级交易中心“厦门茶叶金融交易中心”协议。民生银行将投入500亿元为福建省、全国,甚至全球茶企提供全面的小微综合金融服务,帮助茶企做大做强;2011年福建茶企还刮起了一线明星“代言旋风”:八马茶业请来许晴,李冰冰代言华祥苑,而坪山茗茶让功夫皇帝李连杰来推广“功夫茶”……
更加值得一提的是,2011年秋天,天福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向全球发售2.08亿股股份,募集资金约12亿元。天福茗茶上市,这是中国茶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更是福建茶产业领全国风起之先,开创中国茶业发展“福建模式”之经典图景。
近年来,福建茶业迅猛发展,连续多年蝉联茶叶总产量、单产量、良种普及率、特种茶数、茶类发祥地、茶树良种数量、销售总额、市场占有率等八大指标全国第一。2010年,福建省茶园面积达300万亩,年产茶叶26.9万吨,产量居全国第一,涉茶行业产值超过350亿元,成为中国茶叶第一大省。更为引人注目的是,近年来中国茶道的复兴是由福建茶人来带动的。先是安溪铁观音风靡全国,接着金骏眉为代表的高端红茶在全国刮起一股红茶风暴,现在是以大红袍为表的武夷岩茶在国内引领时尚。很多人看到,福建流行什么茶,全国就跟着流行什么茶。
福建茶产业的崛起模式,对“建设更加优美,更加和谐,更加幸福的福建”是个很好的抓手与载体,对全国其他省市产茶区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范本。那么,福建茶产业崛起的背后究竟有哪些可探究的产业内含呢?
政府主导
去年11月25日,以“武夷茶道”为主题的第五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在武夷山落下帷幕。本届茶博会盛况空前,尤令全国茶人印象深刻的是福建新履新的省长苏树林为本届茶博会撰写了文采斐然、立意高远的“武夷茶道赋”,亲自为福建茶文化、茶产业摇旗呐喊。
从2007年开始,福建省政府每年定期主办“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其实,福建茶产业这几年能在全国迅速崛起,这跟多级政府机构的强力主导有很大关系。为了推广茶产业,原福建省委书记卢展工曾高调发表《茶的宣言》。茶博会学习借鉴全国各地举办茶叶博览会的好经验和好办法,借助国家协会和国际组织、台湾同业的力量,发挥名人、名企、名牌的效应,至今连续五届展会都取得了巨大成功。从过去的茶企单兵作战到现在福建茶业品牌整体推广,茶博会无疑开了打造闽茶品牌的好头,闽茶品牌建设大大提速。
各级产茶区政府对茶文化茶产业的推广更是不遗余力。2005年安溪县委县政府启动“安溪铁观音神州行”活动,3年时间里,“安溪铁观音神州行”先后对广州、深圳、北京、上海等16个安溪铁观音主销城市进行考察交流采风,安溪铁观音很快成为中国茶市的新宠;福鼎的白茶、福安的坦洋工夫、福州的茉莉花茶……只要你留意,全国涉茶的地方,你都能看到福建各级产茶区政府活跃的身影。
为了促进茶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整合资源,发挥优势,创新茶产业发展机制,福建省于2008年成立了海峡茶业交流协会,搭建了一个以协会为纽带,积聚政府部门、专家学者、媒体、企业和广大茶农的力量,共同服务茶产业转型升级的平台。近年来,福建茶文化茶产业推广还出现了一种“强强联手、抱团营销”的态势。
2010年,由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海峡茶业交流协会、省政府农办、省农业厅、省文化厅、省供销合作社联社共同主办,《海峡茶道》杂志社和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承办的 大型茶产业茶文化推广活动“闽茶中国行”启动,活动在全国有代表性的地区和城市举办新闻发布会、产品推介会、专业论坛及招商加盟等主题活动,搭建起政府、行业、企业、媒体联合推动茶产业发展平台。2010年8月,“闽茶中国行”在上海站举办“感受白茶·共享健康”互动式论坛等以白茶为主题的活动;2011年4月又联合多家知名闽茶企业走进河南信阳。在安溪县政府的引导支持下,八马、中闽魏氏等五家安溪铁观音茶企,抱团组成“集团军”,统一以“安溪铁观音”为品牌,进驻欧洲奢侈品市场,在法国黄金商圈开专卖店。此消息一出,立即引发了中国茶行业的热议。紧接着安溪县政府又带领八马、安溪铁观音、华祥苑、山国饮艺、日春等十家茶企又组成安溪铁观音“第一集团军”抱团进军山西市场。在第三届厦门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上,正园春、品云轩等12家品牌茶企组成了福安“坦洋工夫”阵营,统一参展,成为本届茶展上的一大亮点。抱团参展的模式不仅提高了区域茶叶品种和茶企的品牌影响力、知名度,同时也帮助企业用最低的成本结识了新客户,构建了营销渠道。
福建省还从产业政策方面支持茶产业的推广与发展。2011年,省政府已经正式出台《关于推进现代茶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将大力扶持茶产业发展,以提升现代茶产业发展水平,促进我省由茶叶资源大省向茶叶产业强省转变。各级政府积极推动重点企业上市,加大财政资金的投入,在中央财政支持现代农业(茶业)生产发展的基础上,省级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3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茶产业发展,各茶叶主产县(市、区)也要加大对茶产业的财政投入。政府积极支持茶叶企业注册集体商标、证明商标,申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专用标志使用权、农产品地理标志以及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良好农业规范(GAP)认证,创建知名品牌。“十二五”期间,福建计划培育2家以上茶叶企业在国内上市,3家以上茶叶企业在境外上市。目前,福建安溪县已经遴选了15家实力较强、条件较为成熟的后备上市企业。其中,安溪铁观音集团、八马茶业及日春这三大安溪茶叶企业中,有可能出现“安溪茶叶A股上市第一股”。
连锁扩张
自2000年开始,福建茶企开始布局连锁门店,采用连锁加盟的方式迅速占领全国重点市场。近几年,随着这股热潮越演越烈,“北上”、“南拓”、“西进”……全国市场都纳入了福建茶商的规划版图。抢占省外市场的“空白点”,已然成为茶商们的共识。目前,连锁经营是许多闽茶茶企采用的经营模式,也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去年,八马茶业在河南深耕多年后,高调抛出要在三年开设100家连锁店的计划,引起了业界对于中原市场的密切关注;九峰则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规划全国连锁店总数达到300家。而从去年年初以来,日春、安溪铁观音集团、华祥苑、九峰茗茶、中闽魏氏、山国饮艺、武夷星茶业、品品香茶业、坦洋工夫集团等省内知名品牌茶企也纷纷在省外市场布局,不少茶企甚至在省外开辟茶叶基地、与当地知名茶企展开合作……
在走访茶市的过程中,记者发现,福建不少新生茶企也纷纷做好了扩张的准备,有的筹谋着进一步开拓北方市场,有的计划抢占广东等传统市场,有的打算向四川、云南等省份发展。相关业内人士对此表示,目前茶企核心竞争力更多表现为终端市场的争夺,即门店数量的分布比拼。据了解,目前终端门店百家以上的福建茶企不下20家,越来越多的福建茶企业都力图通过以门店为轴心,实现多元化市场运作,建立一个可以快速占据终端市场的成熟营销体系,进而在茶行业竞争中获胜。
如今,福建茶企向外连锁加盟模式日趋成熟,已占据全国大部分终端连锁门店市场。去年9月,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的天福茗茶,在全国拥有1000多家连锁门店,由南疆的海口一直延伸至北国的哈尔滨,由东部的上海一直延伸至西域的乌鲁木齐,国内省会城市及二级城市到处可见天福茗茶的连锁店,是中国乃至世界当之无愧的“茶王”,其成功的经营模式为其他闽茶企业提供了很大的启示,它们以直营、加盟或合作等形式,在全国市场实现品牌扩张,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可以说,连锁扩张业已成为福建茶企武装自身实力、提升竞争力的新途径。“今后随着茶企连锁店的不断壮大,以及茶产业综合化、多元化的发展,茶业界必将出现国美、苏宁式的大型连锁,其产品种类将更丰富,涵盖面更广,能够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九峰茗茶董事长叶济德说。
当然,还有一些茶商、茶企如福州满堂香茶业在北京投资建设了北京国际茶城与满堂香Tea Shopping Mall,福建寿宁籍茶商叶石生先后在上海、重庆建立了大宁国际茶城、石生国际茶城等等,不断创新连锁经营模式,尝试连锁经营新业态,率先在省内外通过建立茶城、茶叶批发市场的形式,拓展自己的“领地”。
文化兴茶
“闽中茶品天下高。”这是800多年前北宋大文豪苏轼给闽茶所下的定论。这句话虽是诗化的语言,但是却丝毫没有一点溢美、夸张的意味,因为闽茶以品质优异而备受帝王的钟爱,成为“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贡茶。当然,还因闽茶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
关于福建产茶历史的文字记载,最早见诸于南安县丰州古镇莲花峰石上的摩崖石刻“莲花茶襟”(公元376年),这比茶圣陆羽《茶经》记载的还要早300多年。历隋唐至宋,北苑贡茶、斗茶在宋元二朝蔚然成风,并创制了茉莉花茶;进入明清时期,在茶叶生产长期实践中,福建先民开创了乌龙茶、红茶、白茶的制茶工艺,再加上茶叶对外贸易渐盛,闽茶借“海上丝绸之路”、“万里茶路”走出国门,香飘寰宇。
曾经,闽茶令世界震惊,为世人瞩目,它在中国茶叶发展乃至世界茶叶发展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从“开门七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到“文人七事(琴棋书画诗酒茶)”,茶与福建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更是一种深沉隽永的文化。绵亘1600多年历史的闽茶,凝聚着八闽山川大地的灵性,孕育了乌龙茶、红茶、白茶和茉莉花茶4大茶类,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茶类最多的地区,而其中的安溪铁观音、武夷岩茶、正山小种、坦洋工夫、福鼎白茶、福州茉莉花茶更是闽茶乃至中国茶的佼佼者,广受世人的瞩目。
文化兴茶可以视为福建茶产业兴起最核心的元素。
“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也必将是中国茶的世纪。”天福茗茶董事长李瑞河曾这样说道。茶是一种有文化的饮料,福建不仅仅把茶作为特色产业、惠农产业来推广,亦是作为一项文化产业来推广,这是一种全新的经营理念。因此,茶之所以会成为福建人引以为豪的一张金名片,闽茶之所以会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这与闽茶文化自身的独特魅力是密不可分的,闽茶文化是闽茶的“精气神”。从20多年来闽茶产业发展轨迹不难看出,闽茶产业的勃兴以及闽茶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始终离不开闽茶文化的先导。
1990年2月10日,福建省博物馆联合省旅游局、省茶叶进出口公司、省陶瓷工业公司等多家单位,创立了福建乃至全国的首家茶艺馆——福建茶艺馆,成为福建展示形象、对外交流的窗口。1991年,在日本东京举行的“中日茶文化交流800年纪念展览会”,福建代表团表演了《闽式功夫茶》茶艺再现,博得了日本茶人的激赏,而福建乌龙茶被引进到日本后,更是在日本掀起了两次空前的乌龙茶消费热潮,至今依然是热度不减。2005年6月10日,由安溪县委、县政府主办的“安溪铁观音神州行”活动正式启动,举办了不同主题的铁观音茶文化宣传活动,安溪铁观音很快成为中国茶市的新宠。2010年3月29日,由张艺谋、王潮歌、樊阅亲自导演的大型实景演出《印象大红袍》在福建武夷山进行了首演,使武夷岩茶在世界范围内知名度都得到极大提升。
功夫茶文化是闽茶产业的有效载体。历经千年,当代闽茶文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扬光大,种茶、制茶、销售、品茶、斗茶等几乎成为福建人的生活主流,而且制茶讲科学,品茶谈文化,构成了独特的福建区域人文特色。勤劳且富有开拓精神的福建茶人,在以茶兴业的同时,把闽茶千年文化寓于一片小小的茶叶中,把悠悠闽茶香传遍神州,把最具闽茶特色的功夫茶文化传遍世界,深刻地影响了福建省以外地区的饮茶习惯与品饮方式。譬如,热销全国的安溪铁观音便是如此。
在安溪铁观音从福建推广到全国的市场过程中,铁观音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醇香雅韵,还给人们带去了铁观音茶文化,包括安溪铁观音茶艺以及“纯雅礼和”的茶道精神。此外,福建红茶、武夷岩茶、福鼎白茶等其他闽茶在全国市场的推广亦是如此。
闽茶文化还提倡一种优雅的生活方式:一泡茶,一个盖碗,四只品茶杯,三五茶友,以茶会友,增进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正是基于此,与安溪铁观音相伴而生的茶文化就如同细胞分裂一样,伴随着铁观音推广的脚步,“复制”到全国,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此外,在福建如雨后春笋般兴起的茶馆、茶会所亦是成为文化兴茶的前沿阵地。茶会所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随着茶的经营模式升级而出现的经营场所,它不仅仅卖的是茶,卖的更是一种文化,同时倡导新的生活方式。它以茶为媒介,让人在文化休闲的过程中品饮茶,在讲学、茶艺表演的过程中体会茶,在商务交谈中消费茶,是对茶及茶文化的全方位感悟。或许正是闽茶积极倡导的优雅的生活方式虏获了社会精英的心,这才有了他们对闽茶的情有独钟。
东南网-福建日报2月2日报道(《海峡茶道》采访组 福建日报记者 何光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