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陕西茯砖茶的推介活动风生水起:陕西茶城在北京马连道建设运行,陕西茶产业发展论坛在咸阳召开,陕西“非遗”茯茶筑造技艺走进广州茶博会……陕西茯茶,不知不觉中在消费者眼前亮起来。
“常常有人问我们,陕西还有黑茶?”面对消费者的好奇与疑惑,陕西怡泽茯茶有限公司区域经理李高峰总是一笑,“甚至连一些土生土长的陕西人,都并不知道茯砖茶的存在。这样的现象很普遍,却也正说明我们的工作才刚刚起步。”因此,他也很乐意在各种茶事活动中,将那段拥有着600余年历史的泾阳茯茶故事娓娓道来。
不产茶却因茶出名
“茯砖茶产销历史悠久,是古丝绸之路上最早的黑茶产品,因此有人将其誉为古丝绸之路上的神秘之茶、生命之茶。”湖南农业大学教授蔡正安说。
一句话,茯砖茶的地位昭然若揭。正如蔡正安所言,丝绸之路开通后,泾阳成为南茶北运和西进的集散地和中转站,也是这样的机缘,为茯茶的出现铺了路。
李高峰介绍,茯砖茶的诞生,还有一段传奇。据说在北宋神宗熙宁年间,远道而来的湖南黑毛茶在泾阳码头卸货,几篓茶叶掉进泾河里,商家急忙捞起,带回县城作坊,晾晒后打包入库。后来,打开茶包一看,发现茶叶颜色变黑,叶片出现许多黄色斑点(后谓之“金花”),并闻到扑鼻的异香。将其煮泡后茶汤红浓透亮,味道醇厚平和。泾阳茶商回忆当时的情景,揣摩方法,反复摸索尝试,逐渐掌握了制作茯茶的初期工艺。后来,随着西域茶叶需求量的增加,茶商们为了方便运输,就设法压缩茶叶体积,开始在泾阳把散茯茶筑制成砖型。而且,茶商发现,砖茶体内发花效果比散茯茶更好,就大量如法炮制。茯砖茶就这样走进了泾阳人的生活。
“茯茶名字的由来也很有意思,一种说法是因为发花在伏天,所以叫伏茶,后来发现其有茯苓草药的香味,又称之为‘茯茶’。但不论怎样,茯茶都与泾阳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李高峰介绍,茯砖茶有“三不离”之说——传统的茯砖茶制作,离不开泾阳的气候,离不开泾阳的水质,离不开泾阳人的手艺。甚至,古时候的泾阳茶人,对如何制作出正宗的泾阳茯砖茶,有一首口诀:“非泾水不渥;非伏天不作;非金花不成;非泾阳不宗。”
“因此,南方茶运到这里,都将泾阳作为了发花的加工厂,通过当地的气候、水、人,进行天然发花,再由这里将茶运至新疆、甘肃等地。”李高峰介绍,如今,从泾阳县城的一些老地名,如骆驼巷、四茗楼、麻布巷、马庙巷等,依然可以感受到当年茶马贸易重镇的盛景。
金花“朵朵”开
茯茶独特的保健功效和突出的风味,源于神奇的“发花”工艺。发花即在茶砖内产生金黄色、球状的冠突散囊菌(EurotiumCristatum),俗称“金花”。“金花”在茯砖茶的发酵过程中,通过分泌淀粉酶和氧化酶等活性物质,极大地提升了茶叶的品质。“金花”是茯茶区别于其他茶类的标志,其颗粒的色泽、密度、饱满度是评判茯茶品质优劣的重要指标,能有效调节人体的血脂、血糖和血压,调理肠胃。
湖南农业大学教授、泾阳茯茶研究所顾问刘仲华介绍,中国黑茶都有金花的说法是错误的,只有茯砖茶有金花。“金花是茯砖茶独有的加工工艺,其过程中所产生的冠突散囊菌富含450多种对人类有益的成分,能影响茯砖茶的生化成分和香气成分,从而达到改善品质和风味的目的,形成独特的菌花香。”刘仲华说。
“伴随着现代技术和生产条件的提高,我一般建议消费者不用洗茶,因为若将第一遍的茶水倒掉,其实是把金花浪费了。”李高峰笑着介绍,喝茯茶,方式多样,可以泡着喝、闷着喝、煮着喝。
小时候,李高峰家里有专门的煮茶工具,叫做鐅(音译,pie三声)子(当地方言),是一种铁皮做的壶,有铁丝缠绕的把,将它绑在三角木头上,下面烧着炉火,茶叶在水中翻滚。“煮出来的是老百姓常说的酽茶,味道很浓郁,家家都爱喝。”陷入回忆中的李高峰,眼前仿佛浮现出当时的情景。“那时,邻里之间,一般都会送自家做的茯砖茶。因为它是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
到现在,李高峰依然保持着喝茯茶的习惯,不过他常采用闷着喝的方式。“方便,随时随地都可以喝。就是把差不多15g的茶叶放在保温杯里,倒上热水,闷半个小时再喝。一打开杯盖,那茯苓草的香味扑鼻而来,就这样,可以喝上一天。当然煮着喝也不错,可以和泡着喝结合起来,先用盖碗泡,到第八九泡的时候才刚好。”李高峰说。
重现江湖始于足下
泾阳茯砖茶有过自己的辉煌时代,据《泾阳县志》记载,当时泾阳地域商号有131家,其中经营茯砖茶的有86家。当时,据清朝道光年间巡抚卢坤所著的《秦疆治略·泾阳县》记载:“官茶进关,运至(泾阳)茶店,另行检做,转运西行。检茶之人,亦有万余。”其盛况可见一斑。直至1958年,因国家调整茶业政策,泾阳的茯砖茶厂全部关闭,搬迁至湖南,由此,泾阳茯茶的名声渐渐没落。
所幸,厂房搬走了,但大多数当地的技术工人并没有走,大规模的生产断了,小作坊的生产却依然继续着。直到2010年左右,陕西众多茶商意识到茯砖茶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被遗忘,茯砖茶才再次走进众多茶人的视野。
李高峰等茶人也为一展茯砖茶的雄风,开始奔走。2010年底,公司找回了当年的技术工人,其中,80岁以上的老人就有9位,他们还带来了之前工厂里用的手工工具、配料表等。
“我们聘用他们为技术顾问,重新来做正宗的泾阳茯茶。在他们的指导下,我们不断尝试,终于获得成功。不过,在传承中,我们也有创新,例如原来茯茶都是用老叶子,现在我们用的是一芽三四叶,茶叶原料也来自湖南、云南、四川、陕南等茶园,主要是考虑到综合这些茶品性上的优势,例如陕南茶的富硒、富锌,云南的淡、香等,也从而规避了陕南茶易发涩的口感,取长补短,将四处茶园的茶运来后,集中进行拼配、加工,打造茯砖茶。”
为了推广泾阳茯砖茶,2011年,泾阳县政府还成立了泾阳茯砖茶发展服务中心,重新编制《泾阳茯砖茶产业发展规划》,以后还要打造集历史文化、休闲文化、民俗文化、产城一体的优美小镇。李高峰介绍,今年,他们还派出了由136头骆驼、8匹马组成的驼队,开启了“泾阳茯茶·丝绸之路文化之旅”。
“清顺治年间举人邢祥曾做过一首《伏日》,诗曰:暑气熏泾阳,伏日筑茶忙。坊间压砖石,城外十里香。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让泾阳茯砖茶走进更多茶人的生活。”李高峰说。
中华茶产业信息网11月28日讯 据华夏经纬网消息 “自古岭北不产茶,唯有泾阳出茯茶。”陕西泾阳,是一块神奇的土地,这里不产茶,却因茯砖茶名扬中外,这里拥有着600余年的茯砖茶文化,却在上世纪50年代末悄然落幕。近些年,陕西茯茶“重现江湖”,让更多的人再度沉醉在那茯苓草的香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