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茶叶销售  雅安茶  博览会  云南  茶业金融  武夷茶文化  茶叶  茶叶深加工  农药残留  中国茶产业 

茶是文明的和平使者

   2015-01-26 三湘都市报810
核心提示:中华茶产业信息网1月26日讯 据三湘都市报消息 《明清茶美学研究》朱海燕中国出版集团《明清茶美学研究》是作者朱海燕继《中国茶
 

中华茶产业信息网1月26日讯  据三湘都市报消息
     《明清茶美学研究》

朱海燕

中国出版集团

《明清茶美学研究》是作者朱海燕继《中国茶美学研究——唐宋茶美学思想与中国当代茶美学建设》后的又一成果,其目的是为构造中国茶美学夯实理论基础,更是中国传统文化吐故纳新尽力之作。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美学则是茶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家陶行知说过,中国生活中的道德程度过低,与它的日用人文太缺少美感有直接的关系,而“美的良知一旦焕发出来,比之道德自觉与发现功效是强得太多了,美就是一步到位的道德”。

茶的审美研究和开发已经成为当代茶学的当务之急,毋庸置疑,对茶之美的认知是数千年人们在生产和利用茶的过程中不断积淀而形成的。茶美学在唐宋这一中华文明鼎盛时期迎来了第一次灿烂与辉煌,明清时期是古典茶美学的集大成时期。历代所留下的茶文、茶书、茶画、茶具佐证了茶美学发展光辉历程,茶美学让世人明白茶不唯是茶,她更是健康、文明的和平使者,因此也让茶由贵族之癖走向平民之好。明清以来,茶叶呈现出千姿百态,茶具千变万化,茶文学艺术作品亦层出不穷,《明清茶美学研究》通过对明清茶美学的系统研究,解读朱权、唐寅、李渔、陈鸿寿、妙玉、乾隆等“和而不同”的茶审美趣味,发现茶在当时已不再停留在“阳春白雪”高雅之美,更注重“下里巴人”俭约之美。因此,明清时期在构筑茶美学的历史进程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对当代茶之美的认识有着直接的影响。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合作中心  |  投稿须知  |  免责声明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