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茶产业信息网4月11日讯 据华西都市报消息 古南方丝绸之路,从中国西南最富饶的成都平原为起点,一路上翻越森严险峻的横断山脉,出云南、入缅甸,最后抵达南亚次大陆的另一个古老文明的发祥地—印度。南丝之路沿途,居住着羌、彝、藏、回、白、傣、傈僳、景颇等10多个少数民族,成为一条远古民族商贸的走廊。 雅安,是南丝之路上少数民族的物资集散地,而东北方向13公里处的名山县(今雅安市名山区),作为历史上川藏、川滇公路的必经之路,则是这条旄牛道上不得不提到的重要驿站。 崇山峻岭中的“马道子” 许多专家学者把从邛崃平乐古镇到雅安这一段,称作南丝之路的“剑南道”,雅安往西昌则称为“旄牛道”。由于旄牛道当年主要是牛马运输,雅安当地的百姓通称为马道子。过去,马道子在山区算得上是大路了。 自西汉“旄牛道”开通以来,这条马道子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它的作用。千百年来,商贾、背夫行走在崇山峻岭之中,他们翻越大相岭、飞越岭,从印度等地带回了佛教等文化,也将中原的丝绸、茶叶带到了印度,甚至还传到了欧洲。 每年的春阳下,蒙顶山成片的茶园犹如绿色的海洋,在微风吹拂中泛起微微波澜。行进在绿浪间,一位七旬太婆的身影定格在笔者的眼帘,清瘦而微曲的身躯,背着小背篓,双手的指尖不停地在一片绿浪上舞动……她身后的百米开外,便是那条闻名中外的南丝之路(也是茶马古道)的马道子遗址。百米开外的那位老人,或许就是他们的亲人,曾几何时,这条路那么繁荣,各路商贾川流不息,马道子已被磨得光滑无比。 在蒙顶山上的博物馆里,我看到一组有真人般大小的“边茶”背夫塑像,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道,古往今来,这些背夫从名山出发,经雅安严道(荥经)、旄牛(汉源)、阑县(越西)、邛都(西昌)、叶榆(大理)到永昌(保山),再到密支那或八莫,进入缅甸和东南亚。 历史上的以边茶换军马 名山县为什么成为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呢?这是因为,当地的“边茶”品质好,很有名气。地方志记载,西汉末年起,名山的茶成为寺僧、皇室和贵族的高级饮料,到三国时,宫廷饮茶更为经常。唐天宝元年(742年),蒙顶名茶因其品质优异被列为贡品。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多灾多难的朝代,北方和西北方的少数民族不断对中原用兵,宋王朝为打仗需要大量战马,于是宋王朝几代皇帝,从1074年到1186年间,一次比一次加紧对川茶,尤其是对雅州名山茶的专卖权。皇帝诏曰:用名山茶易蕃马,严禁私自贩卖到中原赚大钱。在名山茶最走俏的年代,“一百斤名山茶,可换四尺二寸大马一匹”。这样,让茶直接登上历史舞台,成为国家最重要的战略物资和经济手段。于是,这条古老驿站上,除了从成都、邛崃运来的蜀锦、蜀绣、蜀刀、盐、铁、金银器、漆器和竹器等,雅安名山的茶也加入到南丝之路浩繁的队伍里了。 这条路,是一条骡马难行的惊险之路,沿途主要依靠人力背运。名山地方志记载,从西汉开始,有一千多年的岁月里,一代代的背夫们从蒙顶山出发,背上几百斤重的“茶包子”,日复一日,一步一挪,在风餐露宿的艰难行程中,用清悠的铃声和奔波的马蹄声,打破了千百年山林深谷的宁静,开辟了一条通往域外的经贸之路。 “旄牛道”上的艰辛背夫 几年前,我们在雅安文史上看到一份资料,上面记载了民国三年(1914年)“旄牛道”上背夫的生存图景:他们常常十来人一伙,一般人背10包到12包,力气大者背15包以上,重达300多斤。当时,从名山到大理,每包茶的运价是二斗米,单边路程一个多月。出发时,他们随身带一点玉米面馍馍加一点盐巴,走到“幺店子”,烤热一个玉米馍馍,弄一碗盐水,就是路上的伙食。他们人手一根丁字形拐杖,用来撑着茶包歇气,翻山越岭日晒雨淋风霜严寒,背夫们的容颜黢黑骨瘦如柴衣衫褴褛。 艰险并不仅限这些,沿途有些地方的水有毒,有些地方的草有毒,有些地方甚至连土都有毒。于是,只有靠人的聪明机警和骡马的经验才能避开那处处隐藏的危险。如果是新骡子,仅毒草就足以要了它们的命。 雅安从古至今就是四川入藏、入滇的交会处与重要节点,也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门户和必经之路。今天的雅安市博物馆里,有许多当地出土的文物,它们从形制、图案上,与云南昭通、印度部分地区的遗存非常相似。在雅安西南夷系统的镜带柄,而先秦两汉时期是钮镜。而带柄铜镜与中亚、西亚一带的带柄镜相似。我在博物馆还看到,一座西汉时期的木椁墓躺在水晶玻璃下,这是两年前在荥经县六合乡古城村108国道改线工程工地上发现的一座距今2000年的西汉古墓。这座墓葬,具有强烈的楚文化和中原文化因素,反映了西南边陲重镇、南方丝绸之路重要驿站的繁荣景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