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茶产业信息网7月22日讯 应南平市政府挖掘邵武茶历史文化,打响邵武茶品牌的工作要求,邵武市农业局茶叶站站长、省茶学会理事厉黎明深入福建省图书馆,武夷山、铅山、光泽、邵武图书馆和档案馆,查阅关于邵武的茶历史文化资料。《邵武茶对外贸易史略》就是查阅后加以整理归纳总结的成果。该成果不仅填补了邵武茶历史的空白,同时也填补了邵武茶外贸史的空白,而且,在理论上将邵武纳入万里茶道关联城市范畴和海上丝绸之路范畴,有力提升了邵武茶在闽北乃至全省的历史地位,对打响邵武茶品牌必将产生积极影响。
邵武地处武夷山南麓,是闽北主产茶县市之一。史料中可窥见邵武茶的种植、生产、加工、贸易等文化与武夷山茶文化有着同根性、同质性、统一性,同样有着源远流长的发展史。
邵武茶与武夷茶文化的同一性
同一地点,同一事物,按政治、经济、文化等属性的不同,划分的归属也不同。邵武市与武夷山市按政治划分为两个行政区域,但就茶叶的种植、生产、加工、贸易等文化的属性来说,当属同一区域,即同属武夷茶区,就像农业区划打破市乡村行政界线,按自然条件和农作物生长适宜性划区一样。
邵武与武夷山自然条件相同或相似
邵武市地处武夷山南麓,地跨北纬26°55′—27°35′,东经117°2′—117°52′,土地总面积2852平方公里。武夷山市地跨北纬27°32′36″—27°55′15″;东经117°24′12″—118°02′50″,土地总面积2798平方公里。两地市区相距70公里。通过对两地的气候、土壤和地理特点等方面的比较发现,两地适宜茶树生长的自然条件相近,所有能在武夷山栽种的茶树品种,在邵武均能种植,且品质相近。加上两地比邻,文化交流便利,这两者是构成两地茶文化同根同属性的基础。
茶树的种植、生产、加工文化相同
邵武产茶最早可追溯到宋代,比武夷山晚。宋代,福建产茶已进入兴盛时期,茶区发展很快。当时福建称‘福建路’,属江南东道,在所辖‘六州两军’(福州、建州、泉州、南剑州、漳州、汀州等六州和邵武、兴化两军,称‘八闽’)中,有福州、建州、南剑州、漳州、汀州和邵武军等五州一军产茶。当时,凡闽北所产之茶均称“建茶” 。两地茶叶种植、生产、加工文化通行“北苑茶”文化,这种文化一直延续到元代。1301年,邵武路总管高久住奉诏到武夷山创皇家焙局(御茶园)于四曲溪畔,置茶户,设官专制贡茶,武夷茶名声随之日盛。
周亮工《闽小纪》记载:先是建州贡茶,首称龙团凤饼,而武夷石乳未著,今则但知有武夷,不知有北苑。从此, 武夷山成为了建茶生产中心,武夷茶文化取代了建茶文化。武夷山茶人勤劳智慧,大胆创新,从明代开始,制茶工艺不断改革和创新。1597年改碾为揉,改团茶为条形散茶;御茶园从单一的石乳发展成四种花色(探春、先春、次春、紫笋);除生产蒸青散茶外,炒青绿茶、烘青绿茶工艺亦逐渐完善。16世纪末创制了小种红茶,后称“正山小种”,17世纪中期,又创制了青茶(乌龙茶)。这些新产品的制作工艺首先向周边县市传播。
小种红茶、乌龙茶传至邵武均有文献记载,五口通商后,乌龙茶产区不断扩大。福建总督卞宝第《卞制军政书》卷四载:“延、建邵道(府)之茶,乃自各国通商之初,番舶云集,商民偶沾其利,遂至争相慕效;满山遍野,愈种愈多,苍山铲为赤壤,清溪汛为黄流。“1933年,有熊瑞珍者,自崇安来到邵武,乃在本县开始制造‘小种’红茶,所用毛茶均向崇安桐木关、建阳黄坑采购,此为邵武制造‘小种’红茶之滥觞。后因‘小种’获利颇厚,故各茶商均步后尘,兼制‘小种’与‘工夫’”。
因此,邵武茶树的种植、生产、加工文化根在武夷山,源在武夷山,与武夷山茶文化是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