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从茶园到茶杯的整个产业链太漫长,穿透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给企业化运营带来了“投资”和“管理”两大挑战,这恐怕是中国茶企业做不大的产业背景。
所谓“投资”的挑战,指的是投资大、收益低、回收期长。包括茶园的投资,土地、厂房和设备的投资,品牌和营销的投资,渠道和终端的投资等。
所谓“管理”的挑战,指的是种植、加工和营销三大环节的人员及其工作方式的差异性巨大,需要完全不同的管理思想、管理方式和方法,需要配置完全不同的管理组织、管理制度和管理流程,还要考虑管理的成本问题。
其实,消费者喝茶也是多层次的。不同的消费者,甚至同一个消费者在不同的情况下,会有不同的喝茶需求。我们暂且粗放地划分为两大类,一是对茶叶个性化的需求,二是对茶叶标准化的需求。
茶叶的个性化,正是中国茶叶的核心魅力。它至少需要三大要素来支撑:茶树品种、生长区域、制茶师傅,这是小众化的产品,面对的也是小众化的消费者。而茶叶的标准化则大大淡化了这些要素,这一定是大宗化的产品,面向的也是大众化的消费者。
对于上述的两大类茶叶产品,应该是两种不同的产业运行模式。
第一种模式是全产业链运行。这种模式强调的是单个茶企业必须实现全产业链的运营和掌控。首先,茶企业的茶叶必须全部产自具有自我产权、自己管理的茶园。这些自有茶园,或者是其茶树品种具有独特性,或者是其区域具有独特性,或者是其种植方式具有独特性,或者是其种植标准具有独特性;其二,茶企业必须具有自己的加工场所、加工设备、制茶师傅、加工工艺及其管理规范。这些环节中,或者有独特的制茶设备,或者有独特的制茶工艺,或者有独特的加工管理标准,或者有具备公信力的制茶师;其三,茶企业必须拥有自己的品牌、产品线、营销团队、销售渠道和销售终端。
第二种模式是产业链分工协作。这种模式强调的是产业链分离,对茶产业链进行切分,纵向分离,把种植、加工、品牌、渠道等环节分离开来。各个企业在其中寻找自己的位置,专心做自己做擅长的事,进一步而言,各个环节内部再细分,各个企业做更精准的定位。比如:种植型企业专种高山茶、或专种富硒茶、或专种机采茶等等,加工型企业专做手工茶、或专做机制茶、或专做蒸青茶等等,品牌型企业专做名优茶品牌、或专做大众茶品牌、或专做绿茶品牌等等,渠道型企业专做超市渠道、或专做专卖店渠道、或专做专业茶产品卖场等等。而过个环节上的企业建立一种链条式的友好合作关系,甚至是一种长期的同盟关系或战略合作,形成一种利益共同体。
茶企业要进行两次自我定位:自己首先定位于做个性化还是标准化,进一步而言,选择了做标准化,自己再定位于做产业链的哪个环节。
选择了全产业链运行的茶企业,必须安心做个性化产品、安心做小众化市场、精心做小而强的企业和小而强的品牌。
选择了做标准化的茶企业,可以向环节的上、下游延伸,建立示范性产业链。但必须在环节内进行跨茶类、跨产区的横向整合,称霸一个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