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园
茶农梁勇那张因焦虑而略带浅红色的脸,与50亩茶园里的浓绿色显得格格不入。
强大的销售压力像猛虎一样吞噬着茶农们的热情,在河南省信阳市境内的大别山附近,漫山的茶迎风舒展,鲜嫩的绿叶在一场春雨的蜜油中愈显娇嫩,遗憾的是,茶农们个个愁眉紧锁,即便是这动人的茶园春色也难以驱散心中的阴霾。
家住在灵山脚下的梁勇是一名憨厚的茶农,这几年来,茶叶行情一般,茶园生意更是一年不如一年。茶叶价格多变、假茶横行、市场销路太窄导致茶叶连年滞销,生意入不敷出,这一切都像针一样扎在梁勇心头。
谈及2015年春茶的采集,多数茶农痛心疾首。2015年4月,正值春茶采集的好时月,没想到天有不测风云,连日的阴雨天气再加上出其不意的霜冻灾害,犹如惊雷一般沉闷地敲击着茶农敏感神经。
春茶受灾严重,比预计采摘时间晚了半个多月,祖祖辈辈靠天吃饭的茶农自然躲不过这一劫,照梁勇的话来说,去年的春茶生意是赔了夫人又折兵,白忙活了大半年。茶农心里充满忐忑,去年春茶的伤痛还未痊愈,今年的茶叶销路又该何去何从。
山寨毛尖登堂入室种茶成本高升
距离采茶时间还有一个月,山里的茶农们早早做好准备,将自家的茶把、茶篮等采茶工具拿出来清洗晾晒,山中不少茶农都是自产自销,对于茶叶质量要求也是尽善尽美。
梁勇介绍,如今销路越来越窄,大多数是通过网店、亲戚朋友、回头客来经营生意,实在没办法才会卖给茶商,赚点小钱。
除了销路难的问题,招聘采茶工也让茶农们操碎了心,采茶工作辛苦,与外省采茶按天计算工资不同,信阳茶农更崇尚多劳多得、按量计钱的方式,由此,采茶工钱并不稳定,采茶工与茶农之间自然无法达成相对满意的协定。
每年三月底,来自狮河港、董家河、谭家河等地茶农们便早早等候在汽车站、火车站接站处,看见背着包裹的农村妇女便急忙上前,并询问是否愿意到自家去采茶,来自驻马店汝南的郑女士已经是个老茶工了,每年农闲时她都来信阳帮忙采茶,4月底5月初再返回老家,既可小赚几千块钱,也不耽误自家的农活。
与采茶工的无成本只盈利而言,茶农却处于有苦不能言的弱势地位。梁勇告诉磅礴新闻,自家的50亩茶树工作量大,仅采茶工就要雇40名,包吃包住,从清明到谷雨短短二十来天就需要花费两万元左右。
“人工费每年都在增加,茶叶行情卖不上去,市场饱和度太高,茶叶可能会走板栗的老路子,走向倒闭。”面对目前的茶叶市场,包括梁勇在内的茶农们正在被这种焦躁不安的悲观情绪所笼罩。
茶农的悲观并不是空穴来风,除开年年上涨的茶叶成本外,市场上挂羊头卖狗肉,打着信阳毛尖旗号的假茶叶大行其道,让不少茶农和茶商们倒足了胃口。
在由信阳茶商自发组建的QQ交流群中,不少茶商坦言深受假货之害。一位来自信阳桃园村的茶商提起假茶叶苦不堪言,据他了解,每年谷雨前,茶叶性价比高,市场需求量大,外地假茶叶肆虐现象会更加严重。经常是真茶叶还未开采,假茶叶便已在网上卖的热火朝天。
茶商们纷纷表示,目前市场上有百分之六十左右的毛尖是外地茶充当的,就连名噪一时的信阳红也难逃厄运。除此之外,制假方式更是层出不穷,花样繁多,比如将不同产区收购的鲜叶混合加工,降低成本,并按照优质信阳毛尖的价格进行销售,或是将外地茶用本地炒茶工艺加工制作,再以本地茶的价格卖出,目前这两种制假方式在茶叶市场上最为普遍。
在信阳市工商管理局针对网上山寨毛尖的整治过程中,发现并列举了“淘宝”、“天猫”出售信阳毛尖销售额度较大的7家店铺,如“新林春露”、“林缘堂”等,这些网店都存在着销售山寨毛尖的情况。不少商铺在茶叶还未采摘之际,便在网上发出“今年第一批春茶热卖”等口号,混淆视听,扰乱茶叶市场风气。
真假毛尖之争无非是实行你低我更低、你真我更真的营销策略,但带来的恶劣影响却不容小觑。除了茶商、茶农利益不保之外,更是将本地茶叶市场搞得乌烟瘴气,假茶叶肆虐横行,茶叶价格高涨却永远无法统一,必然引爆百年毛尖的信任危机,将本就处于尴尬地位的信阳毛尖推向悬崖。
百年名茶无人识的尴尬与无奈
信阳毛尖又称“豫毛峰”,中国十大名茶之一。距今约有2300年历史,色香味形均各有特色,颜色鲜润、干净,香气高雅、清新,味道鲜爽、醇香,具有“细,圆,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浓,汤色绿”的独特风格,具有生津解渴,清心明目,提神醒脑等营养价值,有“绿茶之王”的美誉。
信阳这座处于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域的小城,素来就有北国江南的美誉,宜人的气候,丰沛的降水、充足的光照,这些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孕育出了口味独特的茶文化。
早在唐朝时期,世界第一部茶经的撰写者茶圣陆羽,便将信阳归为八大茶区之一的淮南茶区,而品茗天下美茶的大文豪苏东坡在一尝信阳毛尖之后,亦毫不吝啬地赞叹:“淮南茶,信阳第一。”
信阳毛尖多产于信阳市浉河区、商城县及境内大别山一带,主要有明前茶、谷雨茶、春尾茶、夏茶、白露茶等。古人云:云雾高山多好茶,海拔300至800米的丘陵山地区土质深厚疏松,富含丰厚的腐殖质,为毛尖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养料。
如今,信阳拥有国家级名优茶1个,省级名优茶14个, 地区级名优茶11个。信阳市8县2区中茶园总面积可达100万亩,干茶年产量2000万公斤,综合产值20亿元,与此同时,茶叶生产业已成为信阳山区人民的重要收入来源。
丰富的茶产量、精巧的制茶工艺以及悠久的茶文化令人惊叹的同时,更造就了信阳人与生俱来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在当地人看来,信阳毛尖如同心头的白月光和朱砂痣,代表的不仅是一种商业荣誉,更是一种文化品牌。
1990年信阳毛尖品牌取得国家绿茶综合品质第一名,在2007年由日本举办的第二届世界绿茶大会上,信阳毛尖又不负众望大放光彩,夺得6个最高金奖,10个金奖和5个银奖。
百年沧桑巨变,这样一个饱含家乡民众期待和赞誉的品牌,却在如今的茶叶市场上摔了个“大跟头”,承受着无人欣赏的尴尬与落寞。在信阳毛尖成为当地人过节送礼的不二之选时,也同时面临着品牌影响力太小,百年名茶无人识的尴尬与无奈。
虽居十大名茶之列,但其知名度却远远比不过质量略低一筹的安徽铁观音,这对于享有“茶王”称号并连续多年被评为中国茶品牌价值前三甲的信阳毛尖而言,无疑是个天大的讽刺。
大多数人不知道的是,在1915年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与贵州茅台同获金质奖的还有信阳毛尖,这就好比两位同样起于乡间村野的草根荣登春晚并获得殊荣,百年后结局却大相径庭,一位荣登国宴,驰名中外,一位回归本土,默默无闻,云泥之别,莫过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