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片片日照绿茶在杯中舒展、起舞,氤氲出浓郁的板栗香气,您未必会想到创业者将南方茶树引种到山东时的艰辛:从1956年第一批5000株茶苗全部冻死,到如今“鲁茶”崛起,茶树在日照、济南、泰安、临沂、青岛、莱芜、曲阜全面“开花”。弹指间,山东“南茶北引”事业已走过了一个甲子的峥嵘岁月。
3月29日上午,“南茶北引”60周年纪念活动研讨会在山东省茶文化协会举行。记者在会场获悉,山东将于5-6月在全省各产茶区开展“南茶北引”60周年宣传月系列纪念活动。
谭启龙:历尽艰辛,终成“南茶北引第一人”
“站在历史角度,南茶北引是我省茶叶种植的恢复。”研讨会上,山东省茶文化协会会长王裕晏指出,众多史料证实,山东产茶的历史可上溯到唐朝甚至更早,只是由于战乱和天灾等原因才逐渐“断片”了。陆羽《茶经》中记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在金人治下的山东地区,曾经“茶树随山皆有”。光绪本《文登县志》也曾记载“昆嵛山产茶”。
王裕晏介绍,“南茶北引”源于毛主席的提议,并由时任中共山东省委第一书记的谭启龙变成现实。1954年,谭启龙到任山东前,毛主席曾说,“你到山东去工作,应该把南方的茶引到山东去”,并建议谭启龙“在山后多种些茶”。
1956年,谭启龙决定在山东种茶,最初引种地被确定为青岛、日照、临沂。山东虽有适宜的土壤,但让茶树适应相对寒冷的气候却很难。“当时农林部门几乎没有懂种茶的,第一批5000株茶树苗全部冻死。”历经多次失败,1965年,青岛中山公园当冬青种植的几棵茶树成活。不断地摸索和改良后,1966年,日照南茶北引试种成功。
南茶北引成功,国人的茶杯里才有了山东茶。谭启龙也被誉为“南茶北引第一人”。
王裕晏:鲁茶崛起,要打造品牌、做足文化
经过几代茶人的耕耘,如今,从泰山脚下,到孔子故里,从灵岩古刹,到黄海之滨,山东茶在齐鲁大地深深扎根。上世纪80年代,山东茶还漂洋过海,到朝鲜半岛生根发芽。2004年,山东茶又被引种到长城脚下,改写了茶树高纬度的种植历史。
王裕晏说,经中国农科院检测,山东茶品质优良,且茶多酚、氨基酸、维生素等成分及微量元素比南方茶高出许多。“由于独特的气候,山东茶叶片厚、耐冲泡、香气高。现在山东茶成为高端茶的代表。”南茶北引也改变了中国茶行业格局,由南茶一统天下,到南北茶相得益彰。而“鲁茶”正是“北茶”的代表。
目前,山东已拥有30余万亩茶园,并计划在2020年前后发展至50万亩。但在提升产量的同时,王裕晏却更关注如何进一步提升鲁茶的品牌和品质。
“品牌有多响,产量有多大,山东茶的市场就多大”,王裕晏认为,品牌口碑才是消费者购买的持久保证。“山东茶产业要努力培育更多优秀茶叶品牌和龙头企业,以它们为支点,推广新科技成果,提升茶叶品质。可积极尝试将茶叶种植园建成集观光、品茶、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基地。”王裕晏说。
本报“泉茶乐活会”开幕仪式将与南茶北引60周年纪念活动同步启动“饮茶不忘种茶人”。为纪念“南茶北引”60周年,我省将于5-6月期间,在济南、青岛、日照、临沂、曲阜、莱芜、泰安等产茶区陆续开展“南茶北引”60周年宣传纪念活动。
5月13日,山东省茶文化协会将在济南舜耕会展中心举办“‘南茶北引’60周年纪念活动”启动仪式。届时,本报承办的第四届济南泉水节“泉茶乐活会(泉韵茶香博览会)”开幕式也将与市民见面。泉茶乐活会包括茶园探访、茶艺普及、泉茶文化展示等项目,将从5月中旬持续到9月初。
作为南茶北引的重要承载地,日照站纪念活动中还将为“南茶北引60周年纪念馆”揭牌,并举办茶园摄影大赛。曲阜站纪念活动,将展示代表儒家文化的孔子茶道表演。活动详情请继续关注本报。 (本刊记者崔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