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是广东省主要的茶叶产区,茶叶面积占广东省茶叶总面积四分之一。她独特的“客家茶”地域香及客家茶文化,成为广东茶业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梅州茶叶的种植历史悠久,可追溯到唐末五代,距今上千年。客家茗茶虽历史久远,但少居庙堂之上,缺乏国内知名品牌,更遑论走向世界市场。反观江湖之间,梅州客家人对茶情有独钟,对种茶、喝茶、品茶的爱,成就“茶乡”美名。庙堂与江湖之间的落差,抛出一个重要课题:客家茶叶怎样才能更好地走出围龙屋?
有鉴于此,南方日报梅州新闻部联合梅州市农业局推出《嘉应茗茶,一片叶子的故事》系列报道,分别从茶史、茶企、茶道、茶艺、茶情、茶路六个维度呈现关于嘉应茗茶的故事,敬请垂注。
青山夹道,穿村过镇。清早从梅州城区出发,颠簸了3个多小时,终于抵达五华县最南端龙村镇丁畲村秋丰坳。
五月的秋丰坳,漫山的李子、杨梅等果树硕果累累,山坡上连片的茶园也长满了新芽。
“这是我母亲10多岁时种下的茶园,至今已上百年。”站在茶园旁,87岁的老人温奕昭陷入深思。温奕昭的母亲彭月香4年前离世,享年111岁,是当地有名的“寿星”。彭月香生前性格开朗,勤劳作,嗜好喝茶,人们认为这或许是她如此长寿的秘诀。
“母亲所喝的茶就是我们当地特有的茶品种‘鸟舌茶’(也称‘雀舌茶’)。”温奕昭说,当地人数百年来都有种茶的习惯,秋丰坳的茶园至今遍布上百年甚至数百年的“鸟舌茶”树,“如今母亲虽已不在世,但她种下的茶树仍一年复一年抽新绿。”
这是一个客家人与茶的故事,耕山种茶,烧水煮茶,一碗茶汤中品人生百味,这又不仅是一个客家人与茶的故事。
一株茶树 几代客家人共有的回忆
一场大雨之后,山环水抱的丁畲村空气显得格外清新。
记者一行抵达丁畲村时,村民早已在村口等候,参天大树下的石桌上放着他们刚从山上采摘下来的李子、杨梅等果子,刚泡好的“鸟舌茶”冒着热气。客家人的热情好客由此可见一斑。
“请喝茶。”在村民的热情邀请下,一口喝下“鸟舌茶”,一股甘醇厚重的芬芳立即沁入脾胃。
龙村镇是五华县主要的产茶区,在诸多茶树品种中,“鸟舌茶”最为知名。“‘鸟舌茶’得名于其茶叶形状和大小酷似小鸟舌头。”梅州市茶叶专家、高级农艺师江载宝介绍,“鸟舌茶”是梅州的地方茶树品种,其为灌木型小叶品种,主要分布在五华、丰顺等地。
温奕昭告诉记者,丁畲人祖祖辈辈居住山区,靠山吃山,耕山种茶是当地人家庭生活的主要经济来源,从清代到民国期间,当地几乎家家户户种茶。丁畲村的山坡秋丰坳山清水秀,高山黄土一直以来成片种植清一色的“鸟舌茶”,面积近200亩。
“在我小时候,丁畲村一带的茶业生产十分红火,每年采茶时节,各地茶商纷纷前来收购。”温奕昭说,因“鸟舌茶”味甘、醇、滑、香,入口圆润纯正,名声在外,当时茶商一般将收购的“鸟舌茶”以肩挑船运远销到海陆丰及潮州、汕头等地。
温奕昭的母亲是河源市紫金县敬梓镇洋高村人,出生于前清光绪28年(公元1902年)9月,两个月大的时候被卖到丁畲村秋丰坳温家当童养媳。“我家应该是从我爷爷或者曾祖父那代开始种茶。”温奕昭说,其母亲在10多岁就在家乡山坡上种下了一大片茶园,茶树的品种就是“鸟舌茶”。而母亲一生最大的嗜好就是喝自家种的这种“鸟舌茶”,“每天饭前饭后总要饮上几杯。”温奕昭说,也许得益于喝茶,母亲生前身体一直比较健康,很少生病,母亲110岁时除了耳朵较聋,其他方面都很不错,眼不花记忆好,口齿清晰,全家人的生日她都记得,生活基本能够自理。
“在母亲的影响下,我们家里人也一直有着喝茶的习惯。”温奕昭说,当然,温家也一直从事茶叶种植,目前温奕昭和几个兄弟家种植的茶叶面积近百亩。温奕昭一共有三兄弟,他是大哥,他的两位弟弟分别为84岁的温华昭和81岁的温培昭,目前这三兄弟身体都还很硬朗,温培昭更是几乎每天都下田干农活。
温奕昭一家主要种植“鸟舌茶”,虽然该茶产量不高,但滋味甘醇口感好,“尤其这是母亲及先祖们留下的茶树,我们要一代代传下去。”温奕昭说。
温奕昭一家只是梅州客家人种茶的一个缩影。
梅州地处中南亚热带过渡地带,气候温暖,雨水充足,土壤多属红、黄壤酸性土,茶叶生产先决条件优良。尤其是梅州全域海拔600米以上的高丘陵和山地有168.8万亩,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峰有140多座,其中,丰顺县铜鼓嶂海拔1560米,素有“粤东第一高峰”之称。梅州的茶叶种植遍布八个县、(市)、区,上百年以及数百年的茶树随处可见,而每一株老茶树都有着不同的故事。
千年历史 成就梅州茶乡美名
初夏时节,驱车前往清凉山,汽车沿着九曲十八弯的山路蜿蜒而上,待行至大山深处,映入眼帘的便是成片的青翠茶园,沿着梯田优美的弧线连绵不绝。
“清凉山是名副其实的茶乡,据相关记载,清凉山种茶历史达数百年。”江载宝说。据清代康熙、乾隆年间的两部地方志书记载:“清凉山,在黄沙嶂背,颇产土茶,山腰平夷,有小寺。”光绪年间的《嘉应州志》更是对清凉山茶以及独特的种植环境作了更为详细的描绘:“州境山高石露,故产佳茗,而以清凉、阴那、三台诸山所产为最,味清冽,似龙井。”乾嘉年间,清凉山种植规模的壮大,吸引了居住于梅州城区附近的梁姓、侯姓、颜姓等家族迁居高山,成为今天的茶乡人家。
清凉山是梅州众多茶山之一。
梅州是广东省绿茶发源地,茶叶生产历史悠久,农民素有种植茶树、制作茶叶的习惯。据江载宝介绍,1974年,广东省考古专家在梅县三角地寮背岭的墓葬群中,挖掘出唐代釉陶器古茶具,由此推算,梅州在公元800—1000年间,也就是唐末五代至北宋初期,就有了饮茶习惯。公元960—1280年间的《惠州府志》中也有长乐(今为五华县)生产土茶的记载,“此外,梅县阴那山灵光寺和大埔县西岩山西竺寺历代僧人,都在寺庙前栽种茶树,制作茶叶,供香客饮用。”
清代和明代的客俗婚礼,视茶叶为吉祥物,摆设于洞房中。1860年汕头辟为商埠后,梅州市的茶叶远销东南亚诸国,特别是梅县清凉山绿茶,条索紧结,匀整油润,香气清芳馥郁,汤色碧绿,清澈明亮,滋味甘醇爽滑,耐冲泡,深受消费者欢迎,在华侨中享有盛誉。“但在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汕头沦陷,出口中断,茶价下跌,加之连年战乱,农民无力经营茶园,仅限于山区或寺庙零星种植。”江载宝说。
“直到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梅州茶叶生产发展迅速。”据江载宝介绍,20世纪60年代以后,蕉岭县率先兴办了以茶叶种植为主的国营蕉岭华侨农场和国营光福茶场。20世纪70年代,梅县和兴宁相继在清凉山和南蛇岗办起了国营茶林场,大埔县在枫朗公社西岩山足见其集体所有制的西岩茶场、岩上公社飞天马茶场和百侯公社帽山茶场,五华县办起龙村公社宫前大队茶场、华城公社高坑大队茶场和塔岗大队茶场,丰顺县办起汤坑公社鸡心山茶场和猪头坪茶场等。
与此同时,在继续发展小叶乌龙、锅叾水仙、潭山水仙、岌头苦丁等梅州地方品种的同时,梅州还引进云南大叶、梅占、凤凰水仙、毛蟹、本山等优良茶树品种。茶叶面积不断扩大,茶叶产量逐年增加。据统计,截至2015年底,梅州全市茶园总面积18.13万亩,占广东全省茶园面积的四分之一,总产1.44万吨。
推陈出新 传承历史催生“嘉应茗茶”
粤东奇峰大埔西岩山,主峰海拔1256米,常年云雾缭绕,风光旖旎。“望到西岩不尽峰,连天翠色意何浓;一朝雷雨绕云起,却怪深山有伏龙。”清康熙年间进士杨之徐游览西岩山后曾写诗赞道。这是梅州历史名茶之一大埔西岩茶的产地。
梅州茶叶生产历史悠久,明代茶叶种植遍布全市,清代相继出现名茶产区,素有梅县清凉山茶、丰顺县马图茶和潭江水仙茶、大埔县西岩茶、平远县锅叾茶和南台茶、蕉岭县黄坑茶、兴宁市官田茶、五华县天柱山茶九大历史名茶。
为了整合资源,打造属于梅州地区的茶叶品牌,按照梅州市委、市政府的部署,梅州市农业局牵头组织市农科院于2013年4月成功注册了“嘉应茗茶”区域公共系列商标,包括“嘉应茗”、“嘉应”、“嘉应名”、“嘉应绿”、“嘉应红”和“嘉应乌龙”等6个商标,同时出台了《“嘉应茗茶”系列商标使用管理办法》。从此开始“嘉应茗茶”成为梅州重点培育打造的区域品牌之一。
为打响这一区域品牌,农业部门从产业设计、基地建设、优化品种、把控质量、整顿主体等多方面入手,开展了一系列的主体培训、产业规划、质量评比等活动,尤其是以茶叶协会为抓手,整顿茶叶经营主体,整合茶叶产业,为梅州茶业抱团发展、共塑品牌、共拓市场打下了厚实的基础。特别是近几年,梅州挖掘和发现了全国少有的长寿和富硒资源,更为培育打造绿色高端的长寿富硒“嘉应茗茶”区域品牌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同时,梅州农业部门充分利用“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等平台,从产品展销、平台搭建、市场销售等多方面着手,严格依照《嘉应茗茶商标使用管理办法》,从申请使用“嘉应茗茶”商标的企业中仔细遴选参展企业和产品,在广州、深圳等地举办“嘉应茗茶”品牌专场推介活动,以此突破市场瓶颈,特别是拓展外源市场渠道,扩大“嘉应茗茶”影响力。
“‘嘉应茗茶’作为梅州农业三大区域品牌之一,目前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越来越大。”梅州市农业局局长刘玉涛说,目前,茶叶类获广东省名牌产品称号的达29个,占全市省级名牌农产品35%,其中包括登云嶂黄金芽绿茶、七畲径绿茶、西岩绿茶、马山绿茶、登云金雀绿茶、锅叾水仙绿茶、云溪圣峰绿茶、飞天马乌龙茶、松岗嶂红茶、三宝山乌龙茶等知名茶叶品牌。在2014年广东省十大名牌系列农产品评选活动中,石正云雾绿茶和西岩乌龙茶被授予“广东名茶”称号。银窿山乌龙茶、凯达牌香妃翠玉乌龙茶荣获“2015消费者心中的广东茶王”。
■链接
梅州九大历史茗茶
梅州茶叶生产历史悠久,早在明清时期便已声名远扬,清朝时相继出现梅县清凉山茶、丰顺县马图茶和潭山茶、大埔县西岩茶、平远县锅叾茶和南台茶、蕉岭县黄坑茶、兴宁市官田茶、五华县天柱山茶九大历史名茶。
清凉山茶
清凉山茶产于梅江区东南面海拔800多米的清凉山上,那里山高林密,云雾弥漫,日照时间短。清凉山茶树品种是本地小叶种,当地群众称为“鸟舌茶”。单产虽不高,但制成绿茶品质优异。制成的茶叶条索紧结匀整,香气清芳馥郁,滋味甘醇爽口,可与安徽婺绿和屯绿相媲美。
丰顺县马图茶
丰顺马图种茶年代悠久,其是小叶种,叶底嫩黄柔亮,品质优良。茶农采摘茶青不带叶柄,成品茶条索紧结成眉条状,颜色灰绿有光泽,香气清高,茶汤青绿略有微黄。
丰顺潭山水仙茶
潭山水仙茶属乌龙茶类,产于丰顺县东北部潭江镇海拔1409米的鸡冠山上。潭山水仙茶品质优异,远销东南亚一带。据有关史料记载,李光耀担任新加坡总理期间访问中国时,曾对周恩来总理谈及其先辈和他都喜欢喝中国官溪水仙茶一事,为弄清官溪水仙茶产地,周总理派专人调查后得知,官溪水仙茶产于丰顺潭山。遂以专机将水仙茶送到李光耀总理手中。
大埔县西岩茶
西岩茶位于大埔县枫朗镇的西岩山,西岩山主峰的海拔1255.7米,梯级茶园建立在主峰山峦的950米至1073米的山坡上。那里里日照时间少,冬寒来得早,春寒去得迟。西岩乌龙茶,是一种半发酵茶。西岩茶场栽培的茶树有水仙、乌龙、奇兰、梅占、黄棪等品种,成茶香气芬芳浓郁,滋味醇厚甘爽,叶底明亮,青蒂绿腹,红边明显,耐冲泡。
平远县锅叾茶
在平远县东部的东石、泗水和蕉岭毗邻处,有座海拔1109米的锅叾山。那里山高林茂,云雾多,湿度大,锅叾烘青绿茶就出产在这里。锅叾山分上、中、下锅叾三部分,都有悠久的产茶历史,以中锅叾所产茶叶品质最好。锅叾烘青绿茶的茶树品种是半乔木型中叶类锅叾水仙,制成的锅叾烘青绿茶外形条索紧结包润,香气清醇,具微花香。
平远县南台茶
位于平远县石正镇东部的南台山,海拔648米,山虽不高。但山上岩石重叠,山泉终年不间竭,土壤含沙较多,表土浅薄不深。所产茶叶颇具岩茶风味,岩韵(特殊的土质和小气候形成的特殊的优良香气)清长。
蕉岭县黄坑茶
黄坑茶产于蕉岭县新铺镇黄坑村海拔400—500米的铁山嶂山脉。品种是小叶水仙,成茶条索紧致如月牙,色泽青绿微带白色,香气芬芳浓郁,甘滑带甜,回甘持久,沁人心脾。
兴宁市官田茶
位于兴宁市合水镇,当地茶园分布在铁山嶂海拔400多米的山坡上,自然荫蔽度好,湿度大,成茶条索紧结、色泽银灰、香气清芳、滋味醇厚、回甘力强的官田绿茶特有的品质。
五华县天柱山茶
位于五华县棉洋镇的天柱山,海拔1357米。每年农历二月至四月,云雾缭绕,上午9时以后才能逐渐见到阳光,直射光照少,漫射紫光多。天柱山绿茶的茶树品种是小叶种,俗称家茶。成茶外形紧结细直,身骨生,食味好,耐冲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