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南茶北引”活动现场。
(由亚男 摄)
中华茶产业信息网6月27日讯 据济南日报6月23日消息,山东省“南茶北引”六十周年纪念活动莱芜分会场活动启动,莱芜市委副书记田庆盈在致辞中介绍了莱芜茶的发展历史,表明市委市政府创新政策扶持、加快培植茶特色新兴产业稳步发展的决心,“预计3年后,莱芜茶叶种植可达到3万亩,成品茶叶产量1200吨,每年可提供税收5000万元”。这次活动由莱芜市茶文化协会和莱芜市农业局主办,吸引了市内12家茶企和近百名茶艺爱好者参加,省茶文化协会多位领导和专家莅临指导。
莱芜茶 从“老干烘”起家“南茶北引”以来,山东多地纷纷建设茶种植基地,特别是近几年,日照茶、泰山茶、崂山茶、莱芜茶等都有长足发展,已成“北茶”典范,改变了中国茶行业的格局,改写了由南茶统一天下的历史。如今,提及“北茶”,很多人都会想到山东茶。在山东茶家族中,以“老干烘”为主的莱芜茶,以更具区域代表性和文化内涵,在莱芜、济南、泰安等周边地区,其名声几乎家喻户晓,提起“老干烘”,大家都会想到莱芜。
在“南茶北引”纪念活动莱芜分会场产品展示区,山东五福茶业公司、凤城茶庄拿出自家生产的“老干烘”,其他几家茶企则拿出自家生产的绿茶、红茶等请大家尽情品尝。据一位茶企业负责人介绍,莱芜人自古有吃盐“口重”的饮食习惯,而“老干烘”有助于消化、清理肠道的作用,能减少高盐危害,而且物美价廉,深受老百姓青睐。
自明清开始,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如今,源于安徽的“干烘茶”已在莱芜大地深深扎根,改写了茶树高纬度种植的历史。近年来,莱芜产的齐鲁“老干烘”更是以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工艺与广泛的影响力,在被列入莱芜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又被山东省文化厅批准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莱芜一张亮丽名片。同时,这几年莱芜茶企生产的白花丹参茶、姜茶、绿茶、红茶产量和质量不断提升,销量和效益不断攀升。
茶产业 进入黄金发展期
在活动启动仪式上,莱芜市委副书记田庆盈指出,莱芜是山东省确定的3个整建制现代农业示范区之一,茶叶基地种植历史源远流长,茶文化底蕴丰富。近年来,莱芜市委市政府为深入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蜂业、烟叶、茶叶、桑蚕、中药材5个特色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精神,加快培植茶特色新兴产业,进一步为百姓开辟致富门路,出台了《关于促进茶产业发展的意见》和《莱芜市茶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对茶产业发展给予大力扶持,为莱芜市茶产业发展迎来春天,茶产业将进入一个黄金发展期。
田庆盈强调,茶产业是莱芜市农业的新兴产业,是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优势产业。近几年来,莱芜茶基地规模不断扩大,茶品牌影响力有力提升,茶企(合作社)收入逐年增加,茶产业正逐渐成为莱芜市农业经济发展新的亮点和增长点。目前,莱芜全市茶园面积已超过3000亩,逐步形成具有莱芜特色的干烘茶、白花丹参茶、姜茶、绿茶、红茶等茶叶品牌,全市年销售茶叶2000余吨,销售额达到4.86亿元。预计3年后,莱芜茶叶种植可达到3万亩,茶叶产量1200吨(成品茶)。
突破点做足茶特色品牌
莱芜市农业局局长陶务瑞告诉记者,莱芜地处鲁中山区,其弱酸性土壤非常适合茶树的生长。与南方相比,莱芜茶种植基地纬度高、低温时间长,因此莱芜茶有品质优良、养分高、口感好,滋味浓、冲泡时间更长等特点。“作为莱芜农业的新兴产业,茶产业带动了农民增收。”陶务瑞说,“目前,推动发展新兴增值产业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打造莱芜茶品牌、创建优质高效标准茶园是发展重点”。
为大力加快培植茶特色产业,莱芜市结合培育发展三产融合的“田园综合体”,重点将发展基础好、有较强辐射带动功能的公司(合作社)列入全市生态休闲旅游观光农业发展规划,走茶与果、茶与旅一体化发展路子,打造一批融茶文化、民俗文化、禅文化及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旅游线路。加大对茶标准园建设、龙头企业培育、产品认证、知名品牌推介、高端市场开拓和茶文化挖掘等资金扶持力度,鼓励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等创建特色品牌。全面挖掘茶叶文化内涵,发挥莱芜丰富的茶文化历史资源和人文资源优势,不断提升莱芜茶文化的影响力,打响莱芜茶叶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