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是全球茶叶产量持续增长的一年,产量增加到32.33亿公斤。其中,中国的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25%。浙江省是产茶和茶出口大省,10多年来一直保持着我国茶叶出口领域的领跑势头,绿茶出口量占全国出口量的70%,茶叶出口总量占全国出口总量的50%。
近年来,欧盟、美国和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不断制订更严格更广泛的标准,导致我国茶叶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受阻。面对种种不利因素,浙江省茶叶出口能继续保持连年增长,体现了浙江省茶叶出口的竞争优势。
出口情况:五大特点凸现不足
从去年前11个月的统计数据来看,浙江省茶叶出口呈现以下五大特点:绝大部分茶叶以一般贸易出口、非洲市场出口比重上升、出口茶叶品种以绿茶为主、私营集体企业成为重要出口力量、出口价格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近两年来,虽然浙江省茶叶出口价格大幅回升,但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浙江省茶叶出口平均价格为1488.8美元/吨,比2003年高13.5%,但比全国茶叶出口平均价格仍然低了4.4%。
产业提升:专家建议从三个方面下手
目前,茶叶已被我省列为重点扶持的优势农产品。如何继续保持领跑势头,并扩大欧美市场?日前,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陈宗懋,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阮浩耕两位业界专家学者就此发表了看法。
一、加强质量和安全卫生体系建设
陈宗懋说,茶叶作为食品,质量与安全卫生状况关系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近年来,欧盟、美国和日本等国纷纷构筑“绿色壁垒”,给浙江省茶叶出口增加了重重障碍。加快质量和安全卫生体系建设,确保茶叶质量安全,既是对消费者负责,也是茶叶出口企业冲破“绿色壁垒”,扩大出口的根本手段。
二、加强品牌建设,提高茶叶附加值
“要加强品牌建设,创建知名品牌。”阮浩耕认为,浙江各类评比所命名的“名茶”数以百计,但除了西湖龙井,浙江省没有一个茶叶品牌在国内外市场上堪称“著名”。另一方面,浙江省是绿茶出口大省,但出口绿茶却多为外商定牌加工,用的是人家的品牌。加强品牌建设,有利于提高浙江省出口茶叶的附加值,也有利于增强出口茶叶在国际社会的认同感。
三、提高茶叶生产的组织化程度
阮浩耕认为,浙江应在提高茶叶生产的组织化程度,推进产业化经营上下工夫。我省214万亩茶园由100万户茶农经营,平均每户2亩左右,规模小布局散,栽培技术落后,改造资金缺乏。
加工方面,全省茶叶初制厂8146家,平均每个初制厂加工茶叶11.8吨,加工产值10万元以下的占70.4%。如此分散经营造成生产成本高,质量难以保证。提高茶叶生产的组织化程度,推进产业化经营,有利于提升管理效率,降低成本,有利于新产品的开发和提高产品质量,也有利于加强市场开拓和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