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茶叶销售  雅安茶  博览会  云南  茶业金融  武夷茶文化  茶叶  茶叶深加工  农药残留  中国茶产业 

我国茶旅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

   2016-10-18 农民日报记者张艳玲2450
核心提示:中华茶产业信息网10月19日讯10月15日-16日,2016中国(名山)茶乡旅游发展研讨会在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区茶马古城召开。本次研讨会
       中华茶产业信息网10月19日讯    10月15日-16日,2016中国(名山)茶乡旅游发展研讨会在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区茶马古城召开。本次研讨会以“乡村旅游发展——县域整体规划发展模式”为主题,由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茶产业委员会、中国合作经济学会旅游合作专业委员会、雅安市名山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来自农业部、国家旅游局、茶叶行业、地方政府的业内专家学者,对茶乡旅游的规划开发和产业管理进行了深入研讨。专家认为,随着我国茶旅融合理念的不断深入以及市民对农业休闲消费需求的不断提升,我国茶旅产业已步入发展快车道,茶旅融合发展思路及模式正不断探索创新,成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农增收脱贫的一大助推器。



图为大会现场。

 

百万网友选出最美茶园 业界热议国家公园发展模式

在15日的开幕式上,举行了“2016全国十大魅力茶乡”、“2016全国三十座最美茶园”、“2016全国特色茶旅资源区”颁奖仪式。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茶产业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魅力茶乡及最美茶园评选活动引起了社会极大关注,近200家茶乡茶园参与评选,近百万网友参与了网络投票,反映出近年来茶乡旅游的走热,受到大众追捧。
“蒙顶山国家茶叶公园”授牌仪式、“蒙顶山国家茶叶公园创建试点单位”授牌仪式在开幕式上举行。据介绍,名山区依托于蒙顶山4A级景区打造的“蒙顶山国家茶叶公园”,是中国首个以茶叶为主题的休闲农业公园,该茶叶公园充分利用了当地自然生态资源,融合一二三产业共同规划发展,具有领先全国的创新性和先进性,已成为颇具规模的国家大型茶旅之地。
中国合作经济学会副会长、旅游合作专业委员会主任张北英表示,“国家茶叶公园”创建是探索茶旅融合发展的一种新模式,与创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的思路一致,但也有很大的不同。前者是"产业公园"后者是"观光公园"。前者既要有经济效益也有社会效益,而后者主要注重的是社会效益。
张北英表示,创建“国家茶叶公园”就是要在原茶叶生产园区的基础上对园区重新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将生产区域、生态区域、观光区域、休闲区域、文化区域重新进行规化整合。依托绿水青山、田园风光、古建遗存、乡土文化等资源发展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养生养老、创意农业、农耕体验、乡村手工艺等使"国家茶叶公园"成为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新型支柱产业园区。
国家茶叶公园是茶旅结合、文旅结合的茶产业+文化+旅游的一种模式,可以促进我国茶产业的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是休闲农业发展的新模式。

扶贫抓手致富出路 茶旅融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农业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副司长赵长保表示,三产融合起源于六次产业理论,脱胎并超越了我国已开展多年的农业产业化经营。近年来,我国一些地方积极探索推进三产融合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总体上看,仍处于起步阶段。在农业产业中,茶业是最具文化内涵的产业之一,是探索三产融合发展的有效载体,茶旅融合对推动茶产业转型升级,促农增收脱贫的巨大作用已经在各地凸显。
国家旅游局原巡视员邵春在研讨会上指出,休闲农业平均土地产值是全国农业用地平均产值的6.22倍,从业人员人均劳动产值是全国农业劳动力的人均产值的2.75倍。茶乡旅游是农民脱贫致富有着重要意义。
名山区的茶旅融合发展之路成效显著。名山区政府副区长王欣表示,近年来,名山区以35.2万亩茶园为依托,着力打造生态茶产业文化旅游经济走廊。通过实施“茶区变景区、茶园变公园、劳动变运动,产品变商品,茶山变金山”行动,大力促进茶旅融合发展,辐射带动了走廊沿线的12个乡镇近15万群众广泛参与,促进了蒙顶山茶品牌价值提升和农民可持续增收,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一是借助土地流转等政策创新,以引入公司经营等方式,改善本地农户的经济收入,以蒙山新村为例,经过土地流转经营,以茶园等自有资源入股,让农户在经营自有资源时能拿一份工资,还能享受旅游经济分红效益。二是投资约7200万元建成“中国至美茶园绿道”,沿线各节点的建成进一步带动沿线旅游消费,经济带动效果辐射到沿线的12个贫困村。” 王欣表示,茶旅融合发展对促农增收的作用已经开始凸显。
一组数据更充分地证明了茶旅融合对于名山区农民脱贫致富重要意义:2016年上半年,全区旅游接待187.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5.2亿,乡村旅游提供就业岗位2000人,新增直接就业人数1500人,辐射带动就业人数1.5万人,农民年人均旅游收入增长4.5%。
同样位于四川的峨眉山景区的实践成果也佐证了这一点。“通过发展茶旅,景区茶农人均收入从2005年的800元跃升到2015年的3万元左右。”四川省峨眉山乐山大佛旅游集团总公司董事长、世界茶旅联盟主席、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副会长马元祝分享说,峨眉山茶旅已经成为带活地方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确保和谐发展的民生品牌。该景区十年来累计投入3000多万元,引导边远山区茶农培育、改良高山绿茶有机茶园和生态茶园10万亩,因地制宜发展了茶园观光、采茶制茶体验、农家茶餐等休闲旅游产品。

依托优势打造特色 茶旅融合模式不断探索创新

“我国的茶园面积,茶叶产量,每年都在增加,已经初步现代化了,但是旅游资源开发没跟上。”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经济作物处原调研员封槐松在演讲中指出,茶旅融合发展建设要加快,规划要先行,管理要跟上。
农业部全国休闲农业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杨建勇探讨了茶旅在产业融合上的发展思路。他指出,“通过产业联动、技术渗透、体制创新等方式,使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休闲农业等其他服务业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使得第一二三产业之间紧密相连、协同发展,最终实现农业产业链延伸、产业范围扩展和农民增收。”
“景区小散差,竞争力是不够的,要搞跨界融合,搞综合体。”邵春指出,茶乡旅游要结合全域旅游的理念,要立足大区域,着眼大旅游,策划大项目,打造新业态。
“开展生态茶旅、延伸茶俗茶事开展节庆茶旅、创新茶艺表演开展休闲茶旅、挖掘茶叶功效开展养生茶旅、结合宗教文化开展修行茶旅,以及亲子式茶旅、游学式茶旅、探险式茶旅等,满足不同层面、不同类别的消费需求,不断提升茶旅产品的吸引力。”马元祝在分享茶旅实践的体会时提到,要培育大基地、开发大产品、推进大营销、搭建大平台。将茶园建成旅游景区,将茶产品开发成旅游产品,将茶文化打造成旅游品牌,实现茶旅文化一体化、茶旅品牌一体化、茶旅产品一体化。
名山区通过近年来的探索,形成了“政府主导、农民主体,依托优势、打造特色,产业升级、农民增收,品质提升、助力脱贫”的发展思路。作为“茶文化发源地、茶文明发祥地、茶文化圣山”的蒙顶山为名山区奠定了先天的茶文化优势,再依托于其30余万亩生态茶园、28万亩绿色食品(茶叶)原料基地优势和名山浅丘地貌型茶园的独特旅游景观优势,夯实茶旅融合发展基础。然而,要如何凸显特色?近年来,名山区以数十万亩优质生态茶园为背景,通过套种花卉苗木,形成“茶中有花、花在茶中、梯次开放、四季辉映”的茶乡美景,并根据区域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凸显科普、健身、观光等旅游要素的,“差异性”,避免“同质化”竞争。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合作中心  |  投稿须知  |  免责声明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