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奇怪的三分之一现象
中国茶产业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在总产量中,有三分之一的茶没有售出,留在生产端和消费端;另三分之二成功卖掉。但是在这批卖给用户端的茶中,又有一半的茶叶没有被消费掉。这背后的原因是消费者在没有喝完已经开封的茶的情况下,不断地开封新的茶,来不及喝的茶叶过了尝鲜期。这一情况被称为“沉没现象”。
而在生产端没有卖掉的三分之一茶叶中,有一部分转化为可以长期储存的茶叶,比如普洱茶、白茶等。究其原因是生产出的茶叶没有得到有效的释放,因而从消费端导出这样一个“三分之一现象”,即中国茶只有三分之一有效被消费掉。
■ 提升茶园转化率
从生产端来看,中国是拥有最广阔茶叶种植面积的产茶大国,但同样也是最低效的茶叶生产国。中国是依照四季来安排茶叶生产工作的,春和秋是生产主力季节,其中春茶所占比重六七成,但夏茶和秋茶的开发还不充足,尤其是夏茶的开发处于封闭状态,冬茶就更不说了。
这里,分享一个高效率的生产模型案例。今年考察台湾南投茶,我留意到一款名为“四季春”的茶,即四季都可以采摘、生产的茶。这种茶的采摘周期为45—50天,理论上一年可以产7季;但是冬季休养,因而在有效的单位面积情况下,一年产6季。
我国大部分地区只产制春茶,这就意味生产了一季的茶叶后,要用当年余下来的大部分时间去涵养土地、修整设备,乃至劳动力。接下来,茶叶将“沉默”夏秋冬三季,以待下一个短暂的春季窗口期,茶园转化率必然不会高。
■ 未来的中国茶业模式
1. 生产端的变化。
我通过今年走访各地的代表性茶叶发现一个规律:以北纬30度—35度之间所种植的茶和种植海拔超过800米的茶叶,适合做价值模型,即名优茶,产生高价值;北纬30度以下地区生产的茶和海拔800米以下的茶,适合做效率模型,进行多季生产或安排适合多季生产的品种从而提升效率。这里特别注意,因提效节省下来的经费,都是为了消费端。
2. 消费端的变化。
一是生活茶的兴起。中国过剩的茶叶生产量这一现实,注定了只有一小部分价值模型表现得特别突出的茶会作为高端礼品,然而这种“以茶为礼”的小众行为将升迁为“喝掉才是硬道理”的大众生活茶。生活茶的两大特征——高新鲜感和高性价比——将极大帮助茶叶转化率的提高。
二是审美的显性化。过去我们以绿茶为主的消费倾向会逐步转变,因为以鲜爽度著称的绿茶代表着生产低效。未来,中国茶会向追香方向走,无论是地域属性、品种属性和工艺属性,都会优先支持有特殊香型的茶。
■ 总 结
今天,中国茶会渐渐调整、优化价值模型和效率模型。其内部压力在于茶叶生产量过剩,而外部需求体现在中国茶三象限所对应的消费端的变化,即由第一象限的工业茶饮料和第三象限的传统泡饮茶向第二象限的调饮茶转化,由此支撑可以同时叠加价值模型和效率模型的原料茶叶的发育。
中国茶未来的发展结构会更加稳定,但也会把一批价值模型不突出且效率模型低下的茶园淘汰,转而支持可以完成价值模型的高质开发或效率模型高效开发的茶园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