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颗温润的心感受日本生活的细节之美
陈力阳很温和,不像大众感受中的一个博士,也不像一个董事长。但他是博士,也是董事长,还接受了日本生活的滋润,甚至有资格批评日本文化。
上世纪90年代初,陈力阳就读是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日语系,后以优异的成绩取得去日本留学的机会,从旁听生到研修生,到考研,然后读博,直到2008年回国。14年的日本学习和研究,读英语的论文,用日语来解读,他笑称自己“比日本人更了解日本人”。
“甲午战争前,日本是很崇拜中国的。”后来,日本一直想“脱亚入欧”。不过,他说,日本的普通百姓思想很单纯,没有官方那么折腾。
中国是自己的祖国,而日本是他生命里的第二故乡。本着“到日本就说中国好话,到中国就说日本好话”的精神,他说起自己在日本时的正面感受:日本生活的便利,物质的富裕,社会的人性化,科学的管理,还有对学术近似崇拜的尊重,这些都是值得学习的。
日本的酒店下雨天提供雨伞,现在,中国的酒店也随处可见给客人提供便利的设施,但当时给他留下很深刻的印象。日本的细节温馨,让他至今回想起来,还是觉得如沐春风。
1994年,一个朋友到日本。天气很冷,他们去一家专门卖被子的店铺要买被子。店里的老太太得知是刚来的留学生后说,她的店铺是专门做被子的,价格比较贵,对面的百货店有更合适更便宜的被子。这种体贴,在买鞋的时候也有很深的体会。“你进店不说话,店家不会打扰你。”陈力阳接着说,“你试穿鞋子,店员跪在地上帮你穿鞋。你对鞋子有犹豫的时候,他会建议你先不要买,说鞋子穿在脚上是长期的,不能勉强。”
或许,他的温和有礼里已经有了日本的影子,但作为学术研究的知识分子,他觉得自己比较敏感。离开中国久了以后,他读书看报的时候,还是会跳出一个念头:这不是我的国家。当他在国外基本的生活条件满足以后,这种体会更加深切。
促成他回国的原因还有,日本学术研究自由的同时,学术等级也很明显,有时候又让人觉得窒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