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邓九刚 出版社:远方出版社
《呼和浩特与“一带一路”》,立足文化经济学视角,志在“还原茶叶之路上重要核心枢纽城市呼和浩特400多年的风云变幻”。作者邓九刚先生借《呼和浩特与“一带一路”》,递交了一张大气磅礴的城市名片,推出的是一场扣人心弦的现场宣讲,这是一份宝贵的不可复制的精神财富。
呼和浩特,承南接北,北方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交汇之地,这一地区是经济、政治、藏传佛教、军事中心和国家的北方重镇。本书记录呼和浩特的经济商业历史,主要描述其为草原丝绸之路和茶叶之路的开拓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置于多民族、多区域,国内、国际贸易这样的“草原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铺展开来,其写作内容的背景布局大气,因而呈现出来的是大格局中的商业城市形象。
该书内容壮阔恢弘。书中笔触涉猎广泛,如人物包含了上至皇君国戚下到民众百姓,行当包括了逐渐多种的各行各业,领域囊括政治、经济、军事、民族、宗教等,即便是行走的路,也包含有驼道、茶马大道、京羊道、大京路等等。以茶叶贸易为引领,一条经济带力度十足地铺展开来,辐射出去,波澜壮阔,气象宏大。
在文化经济学的视域中,描述呼和浩特自1581年以来成为茶叶之路上核心枢纽城市的发展历程。阅读《呼和浩特与“一带一路”》,仿佛就是聆听一场扣人心弦的现场宣讲。
讲文化,把握不好,会流于空泛。本书从经济、民族、宗教诸多角度行文,描摹呼和浩特逐渐丰满起来的城市形象,展示呼和浩特独有的城市性格和气度,让读者从中切实感受到并沉浸在呼和浩特特有的文化氛围中。书中描述呼和浩特6次经济发展,是在疏密相间的叙述节奏中展开的,读者就像在听故事,有开端,有发展,而驼夫船工商人众多形象,鲜活,生动,如在眼前。逼真传神的场景描写,令读者如临其境。在作者张弛有度的引导中,读者感同身受于波澜起伏的经济社会发展浪潮中。
呼和浩特发展原因的追溯,表现出叙述的深度。作者文白相间的表述,让不同读者都有被荣幸关照的体会。而叙述者的角色灵活多变,有时比较严肃,有时是说书人的口吻,有时又几近拉家常。在有形有意的描绘中,现场代入感很强,不知不觉中,你也融入现场,成为这条古老而伟大商道上的一员。
邓九刚先生为什么非写《呼和浩特与“一带一路”》不可?这与作者对历史、文化经济、审美文化的认知息息相关。因为“创建了一路的文明和一路的城镇”的人值得怀念和铭记,“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是一种不可复制的精神财富”。
因此,作者对历史的态度是严谨的。长期多方搜集翔实的资料,经年累月实地密集扫描。写作茶叶之路上呼和浩特400多年的历史,是奠定在真实细致的查问访谈基础上的。对确定的内容怎样写,设计用心恰当。对呼和浩特经济文化历史的深情回望,令读者在清晰的梳理中了解呼和浩特孕育成长的历史,在用心有情的文字中获得顺畅的阅读感。而对商贸价值观中美好人性的真诚认可,对民族、宗教交流中和谐相处的深刻认同,对在社会前行中底层驼夫们身份转变和心理的深切关注,从中体现出的是作者深邃的洞察力和高屋建瓴的思考高度。
该书选择聚焦呼和浩特,有地理因素,有情感因素,也更因为呼和浩特深厚的历史渊源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它所带给读者的是一种文化自信,在今天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走深走实、行稳致远的背景下,其唤起的则是传承文化的自觉,坚定的是文化建设的行动。这是《呼和浩特与“一带一路”》的真正价值所在吧。 (阚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