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秋天开始,来各种展会上看热闹的人明显比以前少了。”在刚结束的广州春季茶博会上,一位云南参展商对记者说,自己这半年多来参加了国内好几个展会,发现了这种现象。“我觉得这是件好事,说明消费者更理性了,而有的经营者应该警醒,不能只想着发展下线赚快钱。”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普洱茶行业已步入新时代:“只有品质与品牌并重,才能走得更远,而我们收藏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日后的品饮。”
市场:茶业名山古树概念泛滥
“茶博会转一圈,超过六成展位都是普洱茶企业,其中的名山古树概念更是泛滥,好像家家都有老班章、冰岛和昔归。”本地茶客老黄曾去过云南收料,但后来却发现到了原产地也有被骗的可能。“有时你去到寨子里,有的茶农卖的也是从别处运来的毛料,原价可能就几百元/斤,当古树纯料卖给你就是几千元/斤,古树资源那么稀缺,市场上的这些牌子卖的都是真的吗?哪来这么大的量呢?”
记者就此问题询问了几位参展商,勐库戎氏总经理戎玉廷表示:“冰岛茶我们也有,6000多元一片,一年的产量就2000片左右,人家都在卖,作为临沧的企业,我们如果缺了反而说不过去。实际上别看这茶售价高,我的成本算下来也要6000元以上,利润是所有产品中最薄的。”他认为,名山茶自有值钱的地方,但云南几大产区,不同生态环境中的茶叶各有千秋,不应该有绝对的高下之分。
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茶学系主任曹潘荣教授在受访时表示,云南不同类普洱茶的品质特征是有差别的。“比如布朗山茶口感刺激性稍强,舌面上颚中后段稍苦,上颚香浓味重。老班章、老曼娥都属于‘霸道’的茶”。
行情:短期炒作或伤害市场
今年春天,普洱茶的原料收购价再度大幅上涨,但一些山头古树原料即使价格翻倍,收茶者依然蜂拥而至,导致“一茶难求”。
有云南参展商告诉记者,从去年秋天开始,参加各类展会的人明显减少了。“今年我们参加东莞、北京、天津、成都和广州等地的茶博会,发现了这个现象;但这也代表部分茶友已经被一些乱象伤害了,对茶行业从业者来说也是一种警示。”
同一地方的古树茶与普通生态茶树的主要成分、含量是否有区别?
曹潘荣告诉记者,从水浸出物、茶多酚、咖啡碱、儿茶素等指标的平均含量来看,古树茶与普通生态茶之间的含量差异是比较明显的,表现在口感上就是古树茶更加醇厚,滋味更加调和,香气更加持久。不过,也正因为如此,古树原料越稀缺,越是受到土豪们高度追捧。
今年有好几个“土豪”级别高端品牌高调亮相,有业内人士认为,品牌选择多,投资客觉得哪里有钱赚就往哪里跑,随时都可以移情别恋。这样一来,渠道商倒戈,反咬自己人一口,品牌渠道自然避免不了受压。“有的新企业纯粹把这个当一门生意,而不是事业,想靠大资金介入赚几年快钱,无节制地拼命发展经销商,也消耗了许多珍稀资源。茶卖给他的下线后肯定有存货,如果消耗不了,资金链就会出问题。而且这样会冲击那些正常经营的企业。”
他还提到,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熟茶品质越做越低,因为有的商家觉得利润低,熟茶的工艺也无法很好体现所谓名山古树原料的优势。
藏茶:最终用于品饮
“普洱茶具有金融属性,可以说芳村就是茶行业的‘华尔街’,但是我们收藏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日后的品饮,不应该本末倒置。”广州茶业协会副会长、合和昌董事长钟广林认为,普洱茶行业步入了新时代,商家应更重视品质、品牌及消费者的口碑,而不是左手倒右手,自己炒高价格。
“如果谁的产品能够在芳村和昆明两大茶叶市场中流通,而不是在小范围的某品牌经销商手中倒腾,那说明产品最终进入了消费者家里,真正被人品饮了,说明它是有生命力的。”他还表示,从本届茶博会“藏之有道”论坛上发布的《2014年普洱茶收藏趋势分析》报告中可以看出,2004年云南茶叶总产量为9.5万吨,普洱茶产量为2万吨。2014年,云南茶业总产量为30.98万吨,普洱茶产量为9.69万吨。
这么多普洱茶里,有较高收藏价值的是极少数,因此如果没有合理的流通和消耗,市场发展是无法长久的。资深茶人戎加升则在受访时表示,无论古树、小树,确保收茶“第一车间”的质量是最重要的。
戎玉廷认为,行业要想健康稳定地发展,囤积居奇和盲目跟风炒作都不可取。“我们一度认为渠道为王,但实际上是终端为王,茶企应该多为消费群体提供有价值的、让他满意的、买得起的产品。消费者在选择时,不要迷信各种不靠谱的概念,最终应以自己口腔里感觉到的滋味和鼻子闻到的香气来判断。”(责任编辑:Koc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