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茶叶贮存  茶叶  喝茶禁忌  茶叶审评术语  茶树品种  标准  礼品茶  冲泡技术  茶叶包装元素  茶多酚 

茶尺蠖的为害形态及防治方法

   2013-09-14 互联网1740
核心提示:茶尺蠖又称拱拱虫、量寸虫、卡步虫、吊丝虫,是茶树的主要害虫之一。主要分布于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福建等省,
茶尺蠖又称拱拱虫、量寸虫、卡步虫、吊丝虫,是茶树的主要害虫之一。主要分布于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福建等省,除为害茶树外,还能为害大豆、豇豆、芝麻、向日葵、菊花、辣蓼等植物和杂草。


【为害状】幼虫取食叶片为害。1龄幼虫取食嫩叶叶肉,留下表皮,被害叶呈现褐色点状凹斑;2龄幼虫能穿孔,或自叶缘咬食,形成缺刻(花边叶);3龄前幼虫在茶园中有明显的发虫中心,3龄起则能全叶取食,3龄后食量猛增,以末龄食量最大。茶尺蠖年发生代数多,繁殖力强,以夏秋茶受害重。发生严重时,老叶、嫩茎被幼虫取食殆尽,致使茶丛变为光杆,不仅严重影响当季茶叶产量,并致树势衰退,二三年内很难恢复,对茶叶生产的威胁很大。

【形态特征】成虫属中型蛾子,体长9~12毫米,翅展20~30毫米。有灰翅型和黑翅型两类。黑翅型体翅黑色,翅面线纹不明显。

灰翅型全体灰白色,翅面疏披茶褐色或黑褐色鳞片,前翅有4条弯曲波状纹,外缘有7个小黑点,后翅有2条横纹,外缘有5个小黑点。秋季一般体色较深,线纹明显,体型也较大。

卵椭圆形,长约0.8毫米,宽约0.5毫米,初产时鲜绿色,后渐变黄绿色,再转灰褐色,近孵化时为黑色。常数十粒、百余粒重叠成堆,覆有白色絮状物。

幼虫4~5龄。1龄幼虫体黑色,后期呈褐色,体长1.8~4.0毫米,第一至第三腹节背中部具4个白点,正方形排列,第一至第六腹节气门处有3个白点,呈三角形排列。2龄幼虫体黑褐色至褐色,体长4.0~7.0毫米,腹节上的白点消失,后期在第一、二腹节背出现2个明显的黑色斑点。3龄幼虫茶褐色,体长7.0~12.0毫米,第二腹节背面出现八字形黑纹,第八腹节上有倒八字形斑纹。4~5龄幼虫体色呈深褐至灰褐色,体长12.0~32.0毫米,自腹部第五节起背面出现黑色斑纹及双重菱形纹。

蛹长椭圆形,长10~14毫米,赭褐色,尾刺圆锥形,末端有分叉短刺。

【发生规律】茶尺蠖在浙江、江苏、安徽等茶区一年发生5~6代,以蛹在茶树根际附近土壤中越冬,次年2月下旬至3月上旬开始羽化。浙江杭州发生6代,1~6代茶尺蠖幼虫发生期分别为:4月上旬至5月上旬、5月下旬至6月下旬、6月下旬至7月下旬、7月下旬至8月下旬、8月中旬至9月下旬、9月中旬至11月下旬。1年中主害代为第四代,其次是第三、第五代。

成虫有趋光性。静止时四翅平展,喜停息在茶园附近树木枝干、建筑物墙面上。卵大多产在茶树树皮缝隙处,树枝桠杈处、枯枝落叶上也较多。产卵量以春、秋季最大,夏季较少。成虫寿命以第六代(越冬代)最长为9.78天,其次是第一代6.41天,其余各代则在3.86~4.59天。

卵历期以第一代最长,平均26天;其次是第二、六代,为8.3~8.5天;第三、四、五代均在5.0~5.3天。影响卵历期长短的关键因子是气温,随气温升高而历期缩短。

幼虫历期以第一代最长,浙江杭州第一代幼虫历期为28.84天,第六代幼虫历期为22.0l天,第二代至第五代的历期在13.26~16.38天之间。

幼虫老熟后,爬至茶树根际附近入土化蛹,入土深度因土质而异,砂质土比黏质土深,一般入土深度在l厘米左右。越冬蛹入土略深,一般在1.5~3.0厘米。化蛹部位以距茶树基部33厘米范围内的表土中较多,茶行南面的多于北面。

茶尺蠖种群在一年中的消长,开始呈阶梯式上升,至第四代形成全年的最高虫量,此后又逐渐下降。

影响茶尺蠖种群消长的主导因子是天敌。目前已发现的天敌有姬蜂、茧蜂、寄蝇、蜘蛛、线虫、真菌、病毒及鸟类等。其中以茧蜂、蜘蛛和真菌尤为重要。茧蜂中以茶尺蠖绒茧蜂和单白绵茧蜂最为优势。一年中以4~6月(一、二代期间)寄生率最高,其次是第六代期间,以第三至第五代较低。在捕食性天敌中,蜘蛛种群占59.4%,其优势种有八点球腹蛛、草间小黑蛛、斜纹猫蛛、机敏蝇豹、迷宫漏斗蛛、斑管巢蛛,每年4~6月对茶尺蠖控制最为明显。病原性天敌则以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和病原真菌最为重要。在浙江、安徽等茶区若遇秋季雨日多、昼夜温差大、温湿度适宜,即可能出现茶尺蠖真菌病的流行,能有效地控制9~lO月(五、六代)茶尺蠖的种群数量,一般可将越冬前基数控制在经济阈值以下。因此,茶尺蠖第一、二代遇到寄生性和捕食性天敌,使种群数量上升缓慢,第五、六代期间又遇病原天敌,从而使种群数量骤然下降。

影响茶尺蠖种群消长的另一因子是气候环境因子。高山茶园一般发生不重,而山坞、避风向阳的茶园受害较重。茶树长势好、留叶多、较郁蔽的茶园往往受害较重。冬季低温,茶园土壤长期结冰,可提高越冬蛹死亡率。

【防治方法】

保护天敌:茶园应尽量减少用药次数,降低农药用量,以保护寄生性和捕食性天敌,充分发挥自然天敌的控制作用。

清园灭蛹:在茶尺蠖越冬期,结合茶园秋冬季管理,清除树冠下落叶及表土中的虫蛹。

培土杀蛹:在茶树根颈四周培土10厘米左右,并镇压,可防止越冬蛹羽化的成虫出土。

灯光诱杀:利用成虫有趋光性,可以用频振式杀虫灯在发蛾期进行诱杀成虫,以减少产卵量。

喷施病毒: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对茶尺蠖幼虫有很强的感病率,全年以第一、五、六代致病率最高,每667米2用量150亿~700亿个多角体,施毒时期掌握在1、2龄幼虫期。

农药防治:用农药防治应严格按防治指标,成龄投产茶园的防治指标为每667米2。幼虫量4500头。施药适期掌握在3龄前幼虫期。全面施药的重点代是第四代,其次是第三、五代,第一、二代提倡挑治。施药方式以低容量蓬面扫喷为宜。药剂可选用2.5%三氟氯氰菊酯(功夫,每667米2用药20~25毫升),2.5%溴氰菊酯(敌杀死,每667米2用药20~25毫升),50%辛硫磷(1000~l500倍,低容量喷雾易产生药害),20%米满(每667米2用药25~30毫升,此药喷后3~4天幼虫死亡高峰),25%灭幼脲3号(每667米2用药60~70毫升,宜掌握在l、2龄幼虫时使用)。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学院
推荐图文
推荐学院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合作中心  |  投稿须知  |  免责声明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